您的位置:首页 > 曝光台 > 拈花湾禅意小镇细节看真情

拈花湾禅意小镇细节看真情

发表于:2024-11-03 11:34:44

虽然我们总说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可现在的人
早就不稀罕什么「到此一游」
我们更想去个风景美的地方
洗洗眼睛,放空心灵

过一过休闲的慢生活
3baa82d9b8d1225635d746bfa6f4df351d6a52ee.png
无锡灵山的太湖之滨
有一处叫拈花湾的灵山小镇

c84b5789f85ff4c8f7147f01cb645c69b43ca0b9.png

它靠山面湖
与驰名中外的灵山大佛依山为邻
可以说是得尽天地人文灵气

423ff4204a48c32709c25abb3ca0a84ae53da1c7.png

“拈花”一词源于佛教中
「佛祖拈花一笑」的典故
寓意让所有的人
从心灵里开始快乐起来
而拈花湾也确实如此

5eca19b2a8d345fd257aee35b2d4cd7f103ca60d.png

这里没有喧嚣的人群
没有小贩的叫卖
只有隐约从远处传来的古筝声
让人静心安神

f365481d4eac94d32f36eef3eb8ebeee85c3bb24.png

拈花湾唐风宋韵,清雅质朴
走在小镇的街道上
路过那一间间古朴的店铺
仿佛是真的回到了唐宋时期

16aee327ee7f87eb67a5a23e4ad9e29035367cb9.png

5e4b6eeda3009140ee118b0f001531e3dab51ce7.png

这里的一砖一瓦、,一山一石
都是经过匠人近乎疯狂的精心设计
连随处可见的苔藓都经过多番挑选
足见这个禅意小镇的用心

48feab1f9a53ef46a80c96e8c659155bd6bdc560.png

茅草屋顶

会呼吸的禅意建筑

拈花湾的主事者认为
这里的禅意建筑和景观
都是要“会呼吸的”

就像从自然中生长出来的一般

a6e592c1a6e6f84f4e655016a9de640f95b7a419.png

5dbcb7890cf0dec2a855227630a7fef4c703fe68.png

为了让苫庐屋顶
最大程度达到自然禅意的效果
设计者们从全国各地乃至巴厘岛
选择了二十多种天然材料
放在一起进行日晒雨淋等各种测试

d1447b2c582a63de191df542423e65378a572deb.png

从中初选出8个品种
又请包括巴厘岛在内的当地工匠
现场搭建茅草屋顶的样板
再进行为期100天的户外综合试验
最终找到了2种
既牢固耐用又美观自然的天然材料

e5618d3454916362df7e4e835f3364fd49ba5b64.png

6e735efa1a7899e738932a4cbdd0f2a1b4be0414.png

一个小小的茅草屋顶
整合了18家专业机构和企业的资源与力量
前前后后“折腾”了13个月的时间
足见其匠人匠心
84754da12d2f5902b07a75fa66e685f80aa753df.png
竹篱笆

大巧若拙 重剑无锋

原本以为最简单的
庭院竹篱笆
在拈花湾
却演变了成最复杂的工程

1c36826edbb382cfe47ff2147c0747def109332a.png

空灵的禅意、艺术的质感
天然的美感、竹制品的韵律感
建筑需要的功能性
……
经过数月的尝试
换了好几个施工队伍
竹篱笆就是难以令人满意

ac54e146f4d7b38a4a9b5e6b0ea01816d71f36d5.png

几番苦苦寻觅
终于在国外找到了两位
70多岁的竹篱笆“非遗”传人
手把手教自己编竹篱笆

cfe195726a5c50b314be78be743cc2b80b28695c.png

选竹、分竹、烘竹、排竹
编织手法、竹节排布技巧、结绳技法
……
别人眼中再简单不过的竹篱笆
在拈花湾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创作
更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
光打结的麻绳
就选了30多种、十几种技法

b6abfccd3e29a2d60c47207f44b8b90d012fe63d.png

可仅仅学会还不够
还要把这些工艺标准化
确保这里的每一尺竹篱笆
都能达到完美的水准

2f5b8c00d1dadc747873339f9240bebd40dc2573.png

于是
又经过一百多天的反复操练
印证、强化、完善
形成了一套标准流程

竹篱笆的搭建共需使用29种标准工具
普通竹篱笆建造有29道标准工序
而竹丝竹篱笆
则要经过43三道标准工序

5c79658f4a62be02c52719723e0d7de40165b101.png

e7f4b8a39195ea67569ffc7490f36dbf75e01dcc.png

用心到极致
是一种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境界
更是对美好居所的向往锲而不舍

f2f7722a5db679322c9555a5cb1b2eebc2e8d170.png

苔藓

最不起眼的 往往最重要

分布于拈花湾
庭院、池边、溪畔、树下的苔藓
或许是最不起眼的
却是营造禅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62e1c8ef888e8e82da152b1a1afc5a76dbf1bf87.png

在拈花湾
每一寸苔藓,都有着丰富的故事
都是从遥远的大山
经过层层严格的选拨而来

b4263067e8de9db0bb8ef6ffa62a17c6f9081a5b.png

主事者专门设立了一个苔藓基地
将苔藓植入拈花湾的泥土
安排一位农学专家带领一个团队
每时每刻悉心照料呵护

7f6e0fd8d05783d778fa57e81d2afe54285e94bf.png

2929d523807723a4aa4185152f088bdf2b2beec4.png

每片巴掌大的苔藓
都要整3次地形、浇3遍水
光是打理一块桌面大的苔藓
就要花上一整天的时间

6cbfaee22c03891f5e2ab5a65d24ee0e01a69f21.png

可一个月后
因为受空气、阳光
水分、土壤酸性等多种因素影响
5公斤的入选苔藓还是死了好多

5be3ffe30f5454636e22d2572c74f28f9ed268a9.png

没办法
只能换其它山区的苔藓重新再来
6个月的时间
一部分大山中的苔藓在拈花湾安家落户
鲜活疏朗,禅趣盎然

9be35844109b99442f37da2db13db3be480734e4.png

如今
苔藓们正在拈花湾快活地生长着
而这背后不仅有赖于
拈花湾明媚的阳光、温润的泥土
洁净的空气和甘冽的水分
更离不开主事者和园艺师们的用心

47914c4964608b85646dc2ef82cd28ae627d2d39.png

拈花塔上的铃铎妙音
拈花湖畔的芦花丛丛,唐宋风韵的香月花街
随处可见生活的禅机
一方远离喧嚣的净土,安放一颗浮躁疲惫的心
再适合不过

c2c395fcbcffcb26fd6084e47d6ef1982dba5f8b.png

“懒度庸人意,且拂明镜台
我自拈花笑,清风徐徐来”
69e8df4dfa025c308fb96b060d005d6ad828cba1.png

c45ed1f9f72e32eb6b5e56ce85088851bd0a4912.png

在拈花湾
无论你是在茶道馆里看茶艺师泡茶
还是依着雕栏发呆
懒散地晒着午后的太阳
嗅着阳光下花草中的甘香味
都是一种慵懒惬意的享受

8a21002d62258a375d64214bbbbd7786c02c2c7d.png

edc30e064d2bf265744c4116edb6a4ffc1cfe583.png

如果说白天的拈花湾禅意十足
那夜晚的它便是绚烂的
华灯初上后的小镇
伴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
亦有一种别样的风味

680f09e92fce93c4532e5fdbbc265a89f48d2cb9.png

16af51a70f867078705b39e9221025d3fa3c3a9c.png

《禅行》
是来拈花湾必打卡的经典演出
声电光影完美融合
一起感受科技与文化融合的震撼魅力吧
32c449d0c1936d28782d1e445b5ed3f8e453893d.png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初见拈花湾
山水石竹,清幽小巷、木屋、石像
深藏在高高低低的树林里
eec8c1c6edfef85c14b54879e9a6feed216de795.png
或许
拈花湾就是忙碌喧闹的生活中
那一处让人向往的世外桃源